桑螵蛸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桑螵蛸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者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和“黑螵蛸”。螵蛸,由飘绡二字演化而来。因其药材以生于桑树上者为佳,其质地轻飘如绡,故名桑螵蛸。

  【药材历史考证】本品的始载本草《神农本草经》云:“桑螵蛸生桑枝上。”《名医别录》云:“螳螂子也。”《本草图经》曰:“今在处有之,螳螂逢木便产,一枚出子百数,多在小木荆棘间。桑上者兼得桑皮之津气,故以为佳。”《本草纲目》曰;“螳螂,骧首奋臂,修颈大腹,二手四足,善缘而捷,以须代鼻,喜食人发,能翳叶捕蝉,……深秋乳子作房,粘着枝上,即螵蛸也。房长寸许,大如拇指,其内重重有隔房。每房有子如蛆卵,至芒种节后一齐出。”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桑螵蛸为产于桑树上的螳螂卵鞘。现代所用桑螵蛸有采于桑树之上者,但并非完全采于桑树之上,其原动物也并非一种。

  【动物形态鉴定】

  1.大刀螂:体型大,体长约8cm,黄褐色或绿色。头部三角形,颜面较狭。前胸背部长于前胫节。前翅革质,前缘带绿色,中部偏后方无眼状白斑,翅较薄,透明度强。后翅比前翅稍长,靠近前缘及基部有棕褐色斑。雌性腹部特别膨大,足三对,细长,前足粗大,镰刀状,基部外缘有短棘17个左右,腿节下外缘有短棘4个,以第2个为最大。

  2.小刀螂:体中等大小,长4.8~6.5cm,灰褐色至暗褐色,有黑褐色不规则的刻点散布其间。头部稍大,呈三角形。前胸背细长,侧缘细齿排列明显。侧角部的齿稍特殊。前翅革质,末端钝圆,带黄褐色或红褐色,有污黄色斑点。后翅翅脉为暗褐色。前胸足腿节内侧基部及胫节内侧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纹。

  3.巨斧螳螂:体中等大小,绿色。头三角形。触角丝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前胸粗短,前半部两侧扩大,最大宽度为最狭处的2倍。两侧有明显的小齿。前翅革质,狭长如叶片状,外缘及基部青绿色,中部透明,外缘中间有淡黄色斑块;后翅膜质。前足镰刀状,前足基节下缘有4个齿。中足和后足细长。

  【药材性状鉴定】

  1.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长2.5~4cm,宽2~3cm。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1细小椭圆形卵,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2.长螵蛸:略呈长条形,一端较细,长2.5~5cm,宽1~1.5cm。表面灰黄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带的两侧各有1条暗棕色浅沟及斜向纹理。质硬而脆。

  3.黑螵蛸:略呈平行四边形,长2~4cm,宽1.5~2cm。表面灰褐色,上面带状隆起明显,两侧有斜向纹理,近尾端微向上翘。质硬而韧。

  【生境分布】大刀螂、小刀螂栖于草丛及树枝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巨斧螳螂常活动于农田附近的瓜架、桑树、灌木或墙壁上。分布于广东、台湾和湖北等地。

  【采集加工】深秋至次春采收,除去杂质,蒸死虫卵,干燥。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蒸透,干燥,用时剪碎。

  【性能功用】甘、咸,平。归肝经、肾经。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内服:5~9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