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海龙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Solenognathus hardwickii(Gray)、拟海龙Syngnathoides biaculeatus(Btoch)或尖海龙Syngna thus acus L的干燥体。该动物为海生动物,呈长条形,全体有突起的图案花纹,形似传说中的长龙,故名海龙。

  【药材历史考证】《本草纲目拾遗》引“《赤嵌集》云:“海龙产澎湖澳,冬日双跃海滩,渔人获之,号为珍物。首尾似龙,无牙、爪,大者尺余,入药。”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引其弟赵学楷<百草镜》云:“海龙乃海马中绝大者,长四五寸至尺许不等,皆长身而尾直,不作圈,入药功力尤倍。虽同一类,形状微有不同。此物广州南海亦有之,体方,周身如玉色,起竹节纹,密密相比,光莹耀目,诚佳品也。”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的海龙相符。《百草镜》是一部本草专著,应为海龙的始载本草。赵学楷已知海龙与海马是同一类,仅形状微有不同,功用亦相似,这与现时两者均同属海龙科动物相吻合。

  【动物形态鉴定】

  1.刁海龙:体长300~500mm。体延长,侧扁。躯干部骨环五棱形,尾骨环前方六棱形,后方逐渐变细,呈四棱形,尾端卷曲。腹部中央棱脊特别突出。体上棱脊粗糙。骨环25~26+56~57。骨环每个棱面中央以及每个间质上均形成一个颗粒状突起棘。头长,与体轴略成钝角。吻特别长,侧扁,约为眶后头长的2倍。眼大而圆,眼眶突出。眼间隔小于眼径,凹陷。鼻孔每侧两个,很小。口小,前位,两颌短小,无牙。鳃盖突出,不具隆起的脊,具明显的放射状线纹。鳃孔小,呈裂孔状,位于近头侧背缘。肛门位于体1/2后方腹面。体无鳞,全体被包在骨质环中。背鳍较长,鳍条41~42,起于尾环第一节背方。胸鳍短宽。臀鳍极小,鳍条23,位于肛门后方。无尾鳍。雄性尾部前方腹面有育儿囊。液浸标本体淡黄色,躯干上侧棱骨环相接处,有一列黑褐色斑点,各鳍色浅。

  2.拟海龙与刁海龙主要区别特征:体长200~220mm。躯干部略呈四棱形,头与体轴成一直线。体无鳞,全体被包在骨质环中,骨环16~17+51~53。背鳍较长,鳍条40~41。臀鳍很小,鳍条5~6,无尾鳍。

  3.尖海龙与刁海龙主要区别特征:体细长,呈鞭状,长130~200mm。躯干部骨环七棱形,尾部四棱形。骨环19+36~41。背鳍条39~45,臀鳍极小,鳍条4。有扇形小尾鳍。

  【药材性状鉴定】

  1.刁海龙:体狭长侧扁,全长30~50cm。表面黄白色或灰褐色。头部前方具1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圆而深陷,头与体轴略呈钝角。躯干方具一细尖弯曲的颊下棘。体无鳞,由骨环所包,体环11;尾环40~41。背鳍20~21,位于躯干最后2环及尾部最前2环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7~18,扇形,无腹鳍及尾鳍。体黑褐色。眼上有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黑色圆斑(共三个黑色圆斑),故名。

  3.刺海马:体侧扁,体长20~24cm。体棘、头棘尖锐而特别发达;头冠不高,具4~5个锐小棘。体长为头长的5.1~5.8倍;头长为吻长的2.1~2.3倍,为眼径的7.3~7.8倍。吻细长,管状,吻长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眼小,侧位,较高。体部骨环11,尾部35~36。背鳍18,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体淡黄褐色,背鳍近尖端具一纵列斑点,臀鳍、胸鳍淡色,体上小棘尖端淡黑褐色。

  4.大海马:体侧扁,较高,体长20~24cm。头上小棘发达,体上棱棘短钝粗强,腹部凸出;头冠较低,顶端具5个短钝粗棘。体长为体高的5. 5~5.8倍;头长为吻长的2.2~2.3倍,为眼径的8.5~9.4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等于眼后头长。鳃盖突出,具放射状嵴纹。头侧及眶上、颊下各棘均较粗强。体部骨环11;尾部35~36。背鳍17,臀鳍4,胸鳍16,体淡黄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J、暗色斑点,且散布细小的银白色斑点。背鳍有黑色纵列斑纹。臀鳍、胸鳍淡色。

  5.小海马:体侧扁,较小,体长7. 6~10cm,头冠低小,上有5个短小钝棘。体长为头长4.5~7.8倍,头长为吻长2.4~3.4倍,为眼径4.1~6.4倍。吻管短于眼后头长。鳃盖凸出,无放射状嵴纹。头侧及眶上各棘均特别发达。体部骨环11,尾部37~38。以背侧棱棘最为发达,其次为腹侧棱棘,其他则短钝或不明显。腹部很突出,不具棱棘。背鳍16~17,位于躯干最后3环和尾部第1环的背方。臀鳍4,胸鳍12~13。体灰褐色,头上、吻部、颊部及体侧具不规则斑纹。腹缘黑褐色。

  【药材显微鉴定】

  1.线纹海马:体呈扁长形而弯曲,体长约30cm。表面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前方有l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深陷。驱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体轻,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2.刺海马:体长15~20cm,黄白色。头部及体上环节间的棘细而尖。

  3.大海马:体长20~30cm,黑褐色。

  4.三斑海马:体侧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

  5.小海马(海蛆):体形小,长7~10cm,黑褐色。节纹及短棘均较细小。

  【生境分布】

  1、刁海龙:生活于水质纯清、藻类繁茂的浅海中,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拟海龙分布于我国南海,尖海龙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线纹海马、刺海马:栖息于近海藻类繁茂处,游泳时,头部向上,用背鳍和胸鳍的扇动,作直立游泳。常以尾端缠附于海藻茎枝上,以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为食。在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3、三斑海马:栖息于近海内湾水质澄清、海藻繁茂的低潮区,以尾部卷缠在海藻上,体色常随环境而变化。喜食活饵,以口吸食端足类、桡足类、糠虾、毛虾、磷虾、萤虾等浮游甲壳动物。本种产仔多,生长最快,为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分布于东海及南海。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已进行人工养殖。

  4、大海马:分布于我国广东沿海及海南岛。

  5、小海马:栖息于沿海及内湾的中、低潮线一带海藻丛中,虽个体小,生长慢,但适温性大,成熟期早,饲养3~8个月即达性成熟,夏秋季为繁殖期,每胎产仔数10至400尾左右。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多于夏、秋二季捕捞,刁海龙、拟海龙除去皮膜及内脏,洗净,晒干;尖海龙直接洗净,晒干。除去灰屑。用时捣碎或碾粉。

  【饮片炮制】除去灰屑,用时捣碎或碾粉。

  【性能功用】甘,温。归肝经、肾经。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用于阳痿,遗尿,肾虚作喘,癥瘕积聚,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内服:3~9g,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附注】置于燥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