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蛤蚧

  【药材来源鉴定】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的干燥体。

  【药材历史考证】蛤蚧的始载本草《雷公炮炙论》曰:“蛤蚧,凡使,须认雄雌。若雄为蛤,皮粗口大,身小尾粗;雌为蚧,口尖,身大尾小。”《岭表录异》云:“蛤蚧;首如虾蟆,背有细鳞如蚕子,土黄色,身短,尾长,多巢于榕树中。端州子墙内,有巢于厅署城楼间者,旦暮则鸣,自呼蛤蚧。”《开宝本草》云:“蛤蚧,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身长四五寸,尾与身等。形如大守宫,一雄一雌,常自呼其名,曰蛤蚧。最护惜其尾,或见人欲取之,多自啮断其尾,人即不取之。”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蛤蚧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为壁虎科中最大的一种,全长30cm左右,体长与尾长略相等或尾略长。头宽大,略呈三角形,吻端圆凸;耳孔椭圆形,约为眼径之半;上唇鳞12~14,第1枚入鼻孔。眼大,突出;口中有许多小齿。通身被覆细小粒鳞,其间杂以较大疣鳞,缀成纵行;腹面鳞片较大,略呈六角形,四肢指、趾膨大,成扁平状,其下方具单列皮肤褶襞,除第1指、趾外,均具小爪,指间及趾间仅有蹼迹。雄性有肛前窝20余个,尾基部较粗,肛后囊孔明显。躯干及四肢背面砖灰色,密布橘黄色及蓝灰色斑点;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腹面白色而有粉红色斑。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成。

  【药材显微鉴定】粉末特征:淡黄色或淡灰色。①鳞片近无色或淡灰绿色,表面可见半圆形、类圆形或长圆形隆起,略作覆瓦状排列,直径9~32μm,布有极细小的粒状物,有的鳞片基部边缘处可见圆形孔洞,直径25~45μm。②皮肤碎片淡黄色或黄色,表面观细胞界限不清楚,布有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聚集成星芒状。③横纹肌纤维较多,近无色,淡黄色、黄绿色或淡棕色,多碎裂。侧面观有细密横纹,明暗相间,横纹呈平行的波峰状,也有较平直或微波状,有的纹理不清晰;横断面常呈三角形、类圆形、类方形。④骨碎片近无色或淡黄色,呈不规则形碎块,表面有细小裂缝状或针孔状孔隙,骨陷窝呈裂缝状、长条状、类长圆形,多为同方向排列,边缘骨小管隐约可见。

  【药材理化鉴定】粉末乙醇提取液或酸水提取液,加生物碱试剂硅钨酸、碘化铋钾、碘化汞钾等,均有沉淀反应。

  【生境分布】多栖于山岩罅隙或树洞内,亦见于人家屋间。以昆虫、小形蜥蜴等为食。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捕捉,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饮片炮制】

  1.蛤蚧:除去鳞片及头足,切成小块。

  2.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润后,烘干。

  【性能功用】咸,平。归肺经、肾经。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内服:3~6g,多人丸散或酒剂。

  【附注】用木箱严密封装,常用花椒拌存,置阴凉干燥处贮藏,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