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药材来源】大黄炮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年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表,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有去黑皮、炮熟、酒浸(《玉函》)、酒洗(《伤寒》)、蒸制(《金匮》)等法。唐代有炒微赤、熬令黑色(《千金》)、湿纸裹煨(《颅囟》)、醋煎(《食疗》)法。宋代增加了九蒸九暴于、酒洗炒、酒浸炒、蜜水浸焙、醋炒、姜汁炙(《总录》)、湿纸裹蒸(《普本》)、酒洗蒸、酒巴豆蒸炒(《药证》)、酒浸蒸(《百问》)、醋浸蒸(《博济》)、麸煨蒸(《三因》)、童便制(《苏沈》)、米泔浸炒(《活人书》)等方法。金元时代增加有面裹蒸(《儒门》)、酒浸后纸裹煨(《瑞竹》)、醋浸后湿纸裹煨(《宝鉴》)、烧存性(《十药》)、面裹煨(《保命》)等法。明、清时代又增加了酒煮(《普济方》)、醋煮(《医学》)、醋煨(《准绳》)、黄连吴茱萸制(《保元》)、韭汁制(《说约》)、石灰炒(《治全》)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大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捞出,淋润至软后,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2.酒大黄:取大黄片或块,加黄酒喷淋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色泽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大黄片或块每100千克用黄酒10千克。

  3.熟大黄

  (1)取大黄片或块,置木甑、笼屉或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蒸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为度,取出,干燥。

  (2)取大黄片或块,加黄酒拌匀,闷约1~2小时至酒被吸尽,装入炖药罐内或适宜的蒸制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炖约24~32小时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时取出,干燥。大黄片或块每100千克用黄酒30千克。

  4.大黄炭:取大黄片或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时,取出晾凉。

  5.醋大黄:取大黄片或块,加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大黄片或块每100千克用米醋15千克。

  6.清宁片:取大黄片或块,置煮制容器内,加水满过药面,用武火加热,煮烂时,加入黄酒(100:30)搅拌,再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再与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蒸至透,取出揉匀,搓成直径约14毫米的圆条,于50℃~55℃低温干燥,烘至七成千时,装入容器内闷约10天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大黄片或块每100千克,用黄酒75千克、炼蜜40千克。

  【饮片性状】大黄为不规则厚片或块,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中心有纹理,微显朱砂点,习称“绵纹”,质轻,气清香,味苦而微涩。酒大黄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偶有焦斑,折断面呈浅棕色,质坚实。略有酒香气。酒熟大黄表面黑褐色,质坚实,有特异芳香气,味微苦。大黄炭表面焦黑色,断面焦褐色,质轻而脆,有焦香气,味苦涩。醋大黄表面深棕色或棕褐色,断面浅棕色,略有醋香气。清宁片为圆形厚片,表面乌黑色,有香气,味微苦甘。

  【质量标准】大黄在105℃干燥6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 8%,浸出物不得少于25.0%。按干燥品计算,含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总量不得少于1.5%。

  【炮制目的】大黄味苦性寒。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肝经、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的功能。用于大便秘结,高热不退,谵语发狂,血热妄行吐血,衄血,湿热黄疸,痈疮肿毒,里急后重,瘀血经闭,瘾瘕积聚,跌打损伤等。

  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力强。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痈疮肿毒,里急后重,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外治烧烫伤等。酒炙后,其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以清上焦实热为主,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及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熟大黄,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减轻了腹痛之副作用,并增强了活血祛瘀的作用。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月经停闭等。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用于大肠有积滞的大便出血及热邪伤络,血不循经之呕血、咯血等出血证。醋大黄泻下作用稍缓,以消积化瘀为主,用于食积痞满,产后瘀滞,癥瘕癖积等。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久病患者。

  【临床应用】

  1.生用

  (1)大便秘结:常与芒硝、厚朴、枳实等同用,具通腑泄热攻下作用,用于温热病热结便秘、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伤寒论》);若里实热结而气血虚者,也用于老年性肠梗阻、肠麻痹等体力衰弱者,可与党参、当归等益气养血药配伍,功能扶正攻下,如黄龙汤(《伤寒六书》);若热结阴伤,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可与生地、玄参、麦冬等养阴生津药配伍,具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作用,如增液承气汤(《条辨》);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腹满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可与党参、附子、干姜等益气温阳药同用,功能温补脾阳,攻下冷积,如温脾汤(《千金》)。

  (2)肠痈:常与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同用,功能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用于肠痈,少腹肿痞,按之痛甚,发热恶寒,也用于急性阑尾炎,子宫附件炎,盆腔炎而属湿热者,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

  (3)吐血、衄血:常与黄连同用,用于心火亢盛之吐血、衄血,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若单用大黄粉,3g/日,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90例,止血有效率为97%。

  (4)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同用,用治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之证,如茵陈蒿汤(《伤寒论》);若与木香同用,可治疗胆绞痛,疗效明显。

  (5)产妇腹痛:常与桃仁、鳖虫同用,用于产妇腹痛,膜中有瘀血者,如下瘀血汤(《金匮》)。

  (6)烧伤、烫伤:常与天花粉、黄柏、姜黄等药同用,用于烫火伤,如如意金黄散用麻油调敷(《正宗》)。

  2.制用

  (1)酒炒品

  ①上焦热证:常与黄芩、黄连同用,能增强清上焦湿热作用,可治热病时疫,头痛壮热,如三黄栀子豉汤(《张氏医通》);若单用大黄酒浸炒三次为末,治火热上攻,眩晕,烦渴引饮,如大黄散(《东医宝鉴》)。

  ②蓄血发狂:常与水蛭(炒)、虻虫(炒)、桃仁同用,具泻下逐瘀之功,用于瘀血蓄积,发狂、善忘,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亦治妇女瘀血经闭,少腹疼痛拒按者,如抵当汤(《伤寒论》)。

  ③湿热痢疾:常与黄芩、黄连、黄柏、炒枳实、姜厚朴等同用,可治湿热痢疾,兼有食积者,如三黄枳朴丸(《幼科发挥》)。

  ④里急后重:单用大黄酒浸半日煎,去渣,分二次服,用治泻痢久不愈,脓血稠黏,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如大黄汤(《宝鉴》)。

  ⑤跌打损伤:常与红花、当归、炮穿山甲、桃仁(酒浸)等同用,能增强活血祛瘀的作用,用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2)酒蒸品

  ①跌打仆坠:常与丁香、血竭、儿茶等同用,用于跌打仆坠,损伤闪挫,瘀血疼痛,如正骨紫金丹(《金鉴》)。若与杏仁同用,治疗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瘀血凝积,气绝欲死,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及折伤等,如鸡鸣散(《三因》)。

  ②五劳虚极:常与桃仁、芍药、干地黄、虻虫等同用,用治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屋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如大黄鳖虫丸(《金匮>;)。

  ③眼生翳:大黄(酒蒸),常与黄芩(酒炒)、红花、当归、栀子(酒炒)、木贼草等同用,用治眼胞壅肿,瘀血凝滞不散,渐生翳者,如大黄当归散(《张氏医通》)。

  ④腰脚痹痛:大黄(蒸),常与细辛、防己、枳壳(麸炒)等同用,用治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经,腰脚痹痛,行步艰难,涎潮昏塞,二便秘涩,腹疼呕吐,或复下利,恶闻食气,喘满肩息,或自汗谵妄,如大黄左经汤(《三因》)。

  ⑤小儿惊热:大黄(蒸),常与生甘草、朴硝同用,用治小儿惊热涎风,二便不通,如大黄朴硝汤(《准绳》)。

  ⑥中风瘫痪:常与白花蛇、乌梢蛇、乳香(去油)、香附(酒浸、焙)等同用,用治中风瘫痪,痿痹痰厥,拘挛疼痛,及痈疽流注,跌打损伤,小儿惊痫,妇人经闭等证,如大活络丹(《兰台轨范》)。

  (3)炭品

  ①呕血、咯血、便血:常与茜草根、侧柏叶、棕榈皮等同用,增强涩血止血作用,用于热邪伤络,血不循经,呕血、咯血等出血证,如十灰散(《十药》)。

  ②鼻衄:大黄碾碎成粉末,过筛后炒制成炭,外用,治疗鼻衄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③噤口痢(下痢脓血):常与金银花炭、白术、黄芩等同用,用于噤口疫痢,腹痛下痢脓血,口渴烦躁,噤口呕吐,如双炭饮(《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④晚期血吸虫病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常与白芍炭同用,具有止血效果(《中药大辞典》)。

  (4)醋制品

  ①癥瘕瘀积(产后瘀血腹痛):常与虻虫、三棱、红花、川芎等同用,具有化瘀消积的功效,用于燥气延入下焦,搏于血分成瘕,及疟母癥结不散,妇女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瘀滞疼痛等证,如化癥回生丹(《温病条辨》)。

  ②癖积疼痛:常与三棱、川芎同用,用于气机凝滞,癖积疼痛,如三棱散(《杂病源流犀烛》)。

  ③食不消化,久而成癖:常与蓬莪术、三棱同用,用于小儿食饮过多,痞满疼痛,食不消化,久而成癖,及妇人血积血块等证,如三棱煎丸(《宝鉴》)。

  ④胎衣不下:单用大黄拌醋熬成膏,用于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亦治马坠内损等证(《千金》)。

  ⑤小儿脾癖:常与硫黄、宫粉同用,用于大人小儿脾积,并有疳者,如千金散(《瑞竹》)。

  (5)清宁丸:去五脏湿热秽浊。大黄块,配以米泔浸,好酒浸蒸等炮制,炼蜜为丸如梧子大,用于饮食停滞,胸脘胀痛,头晕口干,二便秘结,如清宁丸(《银海指南》)。若单用熟大黄片(新清宁片),治疗急性淋病,有一定的疗效。

  【参考资料】大黄的化学成分主要有:①蒽醌类:分为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类。游离型蒽醌类:有芦荟大黄素、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异大黄素、虫漆酸D、大黄素甲醚、大黄酸。结合型蒽醌类:有大黄酸-8-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酚葡萄糖苷,大黄酸苷A、B、C、D,大黄-8-葡萄糖苷side),芦荟大黄素-&ome克a;-葡萄糖苷,大黄酚-8-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葡萄糖苷,大黄素甲素醚-8-O-p-D-龙胆双糖苷。②双蒽酮类:游离型:有大黄二蒽酮A、B、C和掌叶二蒽酮A、B、C。结合型:有番泻苷A、B、C、D、E、F等,其中A与B,C与D,E与F互为内消旋体,A、C、El0-10位为反式,B、D、F为顺式。③苯丁酮苷类:有莲花掌苷、异莲花掌苷、苯丁酮葡萄糖苷。④芪苷类:有3,5,4-三羟基芪-3-葡萄糖苷、3,5-=羟基-4甲氧基-4一芪葡萄糖苷、3,5,4-三羟基芪-4-葡萄糖苷、5,4,-三羟基芪-4-O-D-葡萄糖苷4,3,5-三羟基芪-4-葡萄糖苷、3,4,3,5,四羟基芪-3-葡萄糖苷、4,3,5,-三羟基芪-4-葡萄糖苷、土大黄苷、脱氧土大黄苷。⑤萘苷类:萘苷A、萘苷B、萘苷C。⑥鞣质及有关化合物:有(+)-儿茶素、(一)-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没食子酰表儿茶精、1,6-二没食子酰-2桂皮酰一葡萄糖、2-桂皮酰葡萄糖、葡萄糖没食子鞣苷、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桂皮酰葡萄糖没食子鞣苷、4-甲基没食子酸、3-没食子酰原花色素B-1、3,3-二-没食子酰原色素B-2、Lindleyin-2-butanone-4-O-β-D-、Rfhatannin Ⅰ和Ⅱ。⑦多糖化合物:波叶大黄、经甲醇处理,热水提取,Seva克e法去蛋白质,透析,乙醇沉淀得波叶大黄多糖,再经Sephadex 克-100和克-200柱层分离、纯化,得大黄多糖精品RHP-A和RHP-8,经鉴定为单一多糖,RHP-A和RHP-B的糖含量分别为92.43%(其中糖醛酸31.2%)和94.15%(其中糖醛酸32.4%)。RHP-A和RHP-B的分子量分别为7.8万和3.9万。经紫外光谱分析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气相色谱分析粗品RHP、精品RHP-A和RHP-B均含: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其摩尔比分别为:粗品RHP为2.6:14.8:1.22:17.37:4.96:2.53,精品RHP-A为.39:14.92:2.7:15.95:2.76:1.44;精品RHP-B为5.81:7.88:7.80:5.46:9.31;3.7。⑧其他有机化合物:有苹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桂皮酸、异丁烯二酸、柠檬酸、延胡索酸,还有挥发油、脂肪酸、植物固醇等。

  药理作用:①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泻下作用:大黄的泻下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其中以二葸酮番泻苷的作用最强,游离型葸醌只有微弱的泻下作用。大黄能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出血,表现为出血程度明显减轻,出血灶、出血灶面积明显减少。电生理实验证明,大黄对整个结肠的电活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大黄可促进狗的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的含量增加。促进胰腺分泌。②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大黄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草分枝杆菌、布鲁杆菌、鼠疫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大黄浸出物在试管内对一些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如许兰黄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等。大黄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杀死溶组织变形原虫和人毛滴虫。③对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大黄具有较明显的强心作用,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大黄可使人和实验动物的出血的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这种止血作用源于大黄中的α-儿茶素和没食子酸能降低抗凝血酶Ⅱ的活性,升高α2-M克( a2巨球蛋白)的含量,竞争性地抑制纤溶酶及纤溶酶原活化素的活力,使纤溶活力下降,并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能力,从而加速止血。大黄可使蛋黄及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血脂症小鼠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克)明显降低。临床观察证实,大黄有明显的减肥作用。④抗肿瘤作用:大黄素、大黄酸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率分别为73%、76%。大黄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分裂有抑制作用,对其细胞DNA生物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大黄素对艾氏腹水癌细胞呼吸的抑制较强。大黄的抗癌作用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⑤对肾脏的影响:大黄能明显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明显降低门静脉血中氨基酸的含量,肝和肾中的尿素量也分别降低约25%和22%。大黄中的某些低分子量的鞣质成分对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有改善作用。大黄有明显降低血中非蛋白氮的作用,另一方面大黄还抑制体蛋白的分解,以减少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并促进尿素和肌酐的排泄,达到治疗慢性肾炎的氮质血症的目的。⑥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大黄对正常小鼠免疫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如减轻免疫器官重量,减少抗体的产生,抑制碳粒廓清功能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白细胞数等。⑦抗炎作用:大黄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⑧解热降温作用:大黄能明显降低因肺炎双球菌感染而发热的家兔的体温。⑨抗衰老作用:大黄能明显延长两性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大黄对小鼠肝匀浆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通过抑制超氧阴离子而起到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炮制对大黄化学成分的影响;

  (1)不同炮制工艺熟大黄中浸出物的含量:将生大黄(掌叶大黄)用水喷洒使其变软后,切成饮片,置蒸笼内,分别用不同时间加热蒸,然后晒干,测定水浸出物含量,另一组用黄酒代替水,其他操作方法相同,将两组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收集各地熟大黄标本进行浸出物含量的测定,由于各地炮制工艺不一致,以10小时为界。结果加工时间在10小时以下者,浸出物含量都比较高。因此认为炮制加工时间以10小时作为界线有一定依据。同时将生大黄、蒸熟大黄和酒蒸大黄3种药材分别用水及醇(45%)做了浸出物含量比较。结果酒蒸大黄的含量最高,水蒸熟大黄的次之,生大黄的最低。醇浸出物的含量均比水浸出物含量为高。

  (2)炮制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①用比色法测定炮制品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生大黄:水泡切片,晾干。醋大黄:生大黄切片500克,用醋120克拌匀,于铁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蒸大黄:小块状生大黄500克,用黄酒120克拌匀,置蒸笼内,蒸透心后晾干。大黄炭:生大黄切片,置锅内,武火炒至外面焦褐色,取出后,喷淋清水,晒干。测定结果表明醋大黄、蒸大黄和大黄炭中的大黄酸类化合物,无论是游离状态或结合状态,其含量的下降程度依次递升,游离非大黄酸含量下降百分率,以大黄炭为最大,蒸大黄为最小。结合状态非大黄酸含量下降百分率以蒸大黄为最大。各炮制品的游离状态蒽醌类化合物含量下降百分率小于结合状态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下降百分率。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炮制品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炒制类大黄炮制品中,醋炒与酒炒大黄的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含量未受影响,仅总游离蒽醌类衍生物量下降约1/7~1/5,但其游离大黄酸量并未减少。大黄炭各种蒽醌类衍生物量均剧烈下降2/3左右。煮、蒸、炖制类3种大黄炮制品中结合型与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量均明显下降1/5~2/5,但游离大黄酸量变化较小,其中醋煮大黄的大黄酸量似稍有增加。实验还观察了游离蒽醌类衍生物在炒制过程中的减量问题。由于游离蒽醌类成分受热后产生升华,因此大黄饮片炒制时,表面积大者(薄片)较表面积小者(厚片)损失总游离蒽醌类衍生物量明显增大。③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大黄及其炮制品水解后蒽醌苷元的含量:薄层扫描定量测定结果为,水解后总蒽醌苷元的含量:生大黄>;炒大黄>;大黄炭。④用HPLC方法测定生大黄和炮制品中蒽醌衍生物的含量:使用反相HPLC分离、测定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等的含量。固定相为Nucleeosil ODS(5μm),流动相为含0.1%高氯酸的30%甲醇溶液,254nm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由数据处理机计算结果。在生大黄及其炮制品中,以大黄酸和大黄酚含量最高,平均约占总蒽醌苷元的70%以上,与薄层扫描法测得的结果呈相似规律。 (3)炮制对大黄鞣质类成分的影响:原料采用青海产箱吉大黄(商品名)。经鉴定为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干燥去皮根茎及根。样品分生大黄片、酒炒大黄、醋炒大黄、酒炖大黄、大赞炭、酒热压大黄等,制备方法。活性鞣质的含量测定采用改进的干酪素(Ca-sein)法。没食子酸和d-儿茶素的含量采用HPLC法。数据表明炮制法对大黄活性鞣质均有明显影响,呈现不同程度的减量。缩合鞣质单体d-儿茶素在炮制过程中呈现减量直至消失,而水角鞣质单体没食子酸却呈现反向变化。此反向变化似与儿茶素的减量相关,d-儿茶素仅存少量或已不能检出时,没食子酸出现增量。熟大黄呈现没食子酸增量这一结果,对阐明药效具有意义。

  有报道用薄层扫描测定药用大黄(R.officinale)炮制品中的没食子酸含量较生品低。

  炮制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泻下作用:从大黄炮制品泻下作用的ED。值上均显示泻下效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酒炒、醋炒大黄泻下效力降低30%左右,但其泻下出现时间、次数和性状与生品无明显差别;酒炖大黄、清宁片不仅泻下效力降低9596左右,且泻下出现时间明显延长,泻下次数明显减少,泻下物多为软便;大黄炭几乎无泻下作用,因此,大黄炮制可缓和泻下,主要体现在酒炖大黄、清宁片等制品上。从大黄制品泻下成分量的变化看,酒炒、醋炒制品泻下成分几乎未受影响,酒炖、清宁片、醋煮制品及大黄炭泻下成分明显减量,但与泻下效力的下降程度相比,以番泻苷量的变化幅度比较接近泻下效力变化的幅度,而大黄酸苷则相差甚远,说明番泻苷是大黄中主要泻下成分之一。番泻苷量的减少,是造成酒炖大黄等制品泻下出现时间延长、泻下次数减少、泻下物呈软便的主要因素。又据实验报道,3种熟大黄制品(九蒸九硒制品、热压一次制品、热压三次制品)的致泻力不及大黄生品的1/10,这就延长了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可以充分吸收和利用,有利于发挥大黄致泻以外的治疗作用。在3种熟大黄中热压一次制品的致泻作用虽然略低于其他两种,但对小鼠致死和抑制生长方面却与生品无大差别。应该说致泻不完全是毒性表现,适当的泄泻是机体对有毒物质的一种自身保护作用。如九蒸九晒和热压三次制品,虽然大剂量能够致泻,但不引起死亡,短暂的生长抑制几天后即能恢复,说明大黄经多次蒸晒能够降低毒性,九蒸九晒制品在降低毒性的同时仍保持大黄的缓泻作用。热压蒸是现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炮制方法,在密闭条件下能够提高温度、受热均匀,作用充分,因而热压蒸晒三次与常压蒸晒九次制品的毒性相当。此外,大黄热压一次制品加酒量为3/10,毒性与生品相近;热压三次制品每次加酒量为1/10,三次共3/10,其毒性与九晒制品相当,提示大黄毒性的降低与蒸晒次数有关,而与加酒量无关。

  由于各炮制品中大黄酸苷量增加或几十倍高于生品,番泻苷量在多数制品上也出现类似情况,但增加幅度不大,显示大黄中可能还有其他泻下活性较强的物质或起协同作用的物质存在,这一看法与日本学者新研究的结论(将大黄所有已知泻下成分纯品的ED50值与生大黄粉末的ED50值进行比较后提出,大黄还有其他泻下成分)相一致。

  大黄及其炮制品无论泻下效力强弱,在同等剂量下,其泻下物干重基本一致,且随给药剂量加大而泻下物增多,这一结果有助于认识大黄炮制的意义,酒炖大黄和清宁片制品,既缓和泻下,又可达到排除肠内积滞的目的。有人提出,大黄炮制品如若仅为缓和泻下,似可不必炮制,生用折量即可,这一看法似不够全面,中医临床根据辨证施治选用生品及炮制品来组方,体现了中医用药的特点。

  (2)解热作用:大黄生、制品煎剂在10克/千克剂量下,对鲜酵母致热大鼠于给药后1小时即具明显解热作用;并能持续3小时以上。炮制对大黄解热作用无明显影响,仅受热程度强与受热时间长的炮制品在给药后第3小时解热作用较生品减弱。临床验证获得平行效果,单味酒炖大黄汤剂用于治疗急性菌痢,与生大黄组解热效果一致,酒炖大黄片剂用于治疗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每日剂量2.7克(分3次服),平均退热天数1.88天。治疗成人扁桃体炎,每日剂量4:5克(分3次服),服药后1~2天内退热率84.4%,3日内退热率100%。酒炖大黄浓缩煎剂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每日口服10克(分3次服),12小时内退热率35.5%,24小时内退热率80.6%,48小时内退热率100%,少数病例在服药1次后约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无论动物解热实验还是临床某些病例均显示:服用大黄生、制品后体温下降时间早于泻下出现时间。提示大黄的泻下与解热作用不是因果关系。

  (3)抑菌作用: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大黄生、制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菌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最低抑菌浓度为1.56m克/ml)。不同炮制品抑菌活性各有特点,酒炒与酒炖大黄保持了与生品相近的抑菌效力,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抑制作用较好,为临床应用熟军等制品治疗肠伤寒、痢疾等细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选择治疗痢疾进行临床验证比较,生、熟大黄两组便常规转阴与便培养转阴天数基本一致,但从副作用及机体一般状况恢复快慢来看,以熟军为优,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相平行。其他炮制品如醋炒大黄、石灰炒大黄及大黄炭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但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保持较好抑制作用。这为临床外用石灰大黄、大黄炭治疗烧伤提供了科学依据。石灰制大黄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生品及其他制品,亦有报道石灰大黄外用治疗淋巴结核疗效显著,从发挥抑菌功能方面来看,石灰大黄值得进一步发掘研究。

  关于大黄已知抑菌有效成分总游离蒽醌在生、制品中的含量与各抑菌效力之间无规律性联系。生大黄煎剂去游离蒽醌与去鞣质后,体外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提示煎剂中还有其他水溶性抑菌成分存在。据酒炖与热压法制品抑菌效力未减弱提示,抑菌成分在长时间受热或在热压下均表现稳定。鉴于没食子酸有显著抑菌作用,并结合大黄生、制品没食子酸量含测结果,大黄煎剂所显示的体外抑菌活性可能与没食子酸相关。有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长时间煎煮可能破坏泻下成分,但抑菌活性不受影响。

  (4)消炎作用:通过大鼠关节肿,巴豆油诱发小鼠耳部炎症及棉球肉芽肿等模型实验,生大黄煎剂及其醚提取物对炎症早期的渗出和水肿及炎症末期的肉芽肿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酒炒与醋炒大黄消炎作用与生大黄基本一致,有的指标还有强于生大黄的趋势。酒炖大黄与大黄炭的消炎作用有所减弱。但酒炖大黄在临床应用中(治疗成人及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除显示了较好的解热、抑菌药效外,亦显示了较好的消炎作用。表现在扁桃体脓性分泌物完全消失儿童患者显效率40%以上,总有效率95%以上。成人患者服药3日内治愈率46.9%,有效率53.1%,总有效率100%。

  (5)止血与抗应激作用:大黄作为活血止血药在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古人在出血性疾患上应用熟大黄、大黄炭、石灰大黄等炮制品亦积累了丰富经验。采用整体模型实验——在应激状态下(拘束水浸法)造成大鼠胃黏膜糜烂性大出血。观察到生大黄、酒炖大黄、大黄炭内服均有良好止血作用。如提前给药3天再进行应激实验,三种样品均显示明显的抗应激效应,对胃黏膜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的病变起到预防作用,减少了胃黏膜出血灶的发生。对预防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显示:生大黄除具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及抑制胃酶活性作用外,尚具有使应激大鼠低位脑干与间脑部位的5-羟色胺与5-羟吲哚乙酸明显激活的中枢效应。酒炖大黄则能显著降低应激大鼠血浆内cAMP/c克MP的比值,使之接近正常,而起到对应激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的调整作用。生大黄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验证中显示止血速度快、作用好,在止血天数上明显优于酒炖大黄,但酒炖大黄胃肠道副反应小,较生大黄更受患者欢迎。

  (6)免疫作用:临床应用包括制大黄(熟军)在内的茵陈黄疸冲剂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取得较好疗效,但孕妇服药至分娩后免疫抗体效价基本未见下降。经实验观察到:无论生、熟大黄均对小鼠抗绵羊血抗体的形成无影响,这与临床情况相符,但大黄生、制品去鞣质煎剂均对人血清中的I克MA、I克MB、I克MD的特异性抗原抗体血凝反应有明显阻断作用。酒炖大黄的阻断效力明显强于生品及其他制品,大黄炭作用最弱。特异性抗原抗体血凝反应是造成新生儿溶血症的主要因素,阻断这一反应,减轻或消除免疫抗体的危害性,可能是治疗与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机理之一。熟军阻断作用最强,这对于保证孕妇及婴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极有意义。

  (7)其他作用:熟军尚有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热压制品作用最显著,以及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镇痛和镇静作用、降尿素氮作用等。

  炮制对毒副作用的影响:①“伤阴血”副作用:生大黄的ED50~0.18克/千克,服用后可引起恶心、呕吐,特别是年老体虚者、婴幼儿、孕妇及长期服药者,对峻下作用视为“伤阴血”副作用之一。通过炮制,此副作用大为降低。如:酒、醋炒可降低泻下作用30%,熟军、清宁片、醋煮可降低95%~97%,大黄炭几乎全部失去泻下作用。②“伤胃气”副作用:从影响消化功能角度来探讨大黄“伤胃气”的实质,发现生大黄具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及抑制消化酶活性作用。在大鼠幽门结扎18小时模型实验中,生大黄能使胃液游离酸浓度降低80%左右,并显著抑制胃蛋白酶活性。而酒炖大黄组对胃酸、胃酶均无影响。体外实验比较大黄生、制品对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及胃蛋白酶的抑制强度,以熟大黄、大黄炭对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胃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减弱最甚。醋煮、醋炒、酒炒大黄则未见减弱,甚至还有增强。但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作用却是大黄炭、熟军作用最强。提示大黄抑制消化酶活性的药效成分不止一种,这与有关成分的研究报道一致。从对消化功能影响角度总的来看,熟军、大黄炭、清宁片达到了消除或缓和苦寒败胃副作用。从另一方面来看:醋大黄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对胃酸分泌的抑制及对胃酶的抑制

  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疾患的治疗,因此醋大黄在治疗以上两种消化道急症上有应用前景。大黄炭及熟军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强,提示有治疗老年血脂增高或动脉硬化患者的用药前景。③腹痛等消化道副作用:生大黄在临床应用中突出的副作用是引起腹痛、恶心等胃肠道反应,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时观察到:生大黄组95%出现大便前腹痛、肠鸣。